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第477章赐号帝心
“麦子收完了?”
“嗯。”
“收了多少?”
“臣家三原清河乡地三千余亩,自营庄园耕八百亩麦,招佃和佃出去约两千亩,这次自家的八百亩麦,亩产达到了三石余,收了两千五百多石,佃出去的亩产也都有两石,
今夏共收五千余石麦,”
李世民捋着虬髯,“你家庄子的亩产居然三石余,比司农寺下的田庄收的还多,他们才两石半,还有太仆侍的马粪做肥,居然比不过你们。”
“亩产关键还是水和肥,水肥充足,则亩产不愁,”怀玉也算半个庄稼把式,要产量高,好田是关键,然后就是水和肥,其次影响大的就是深耕,还要晒田,一般要翻耕两三次,效果最好。
不过要深耕,就需要大牲畜,必须得牛马,甚至有的还得双牛或双马抬犁。一般百姓没这条件,很难做到几次深耕翻田。
再加上水肥严重不足,许多地都是纯靠天降雨,没有水渠浇灌,也没有额外的施肥,所以地越种越贫,还得休耕或是轮作,产量自然提不上来。
老话叫没有千顷地,收不来万担粮。
甚至一升种子收一斗麦,种子多收的少。而后世一亩地也就三十斤种子左右,却起码能收千斤粮。
“臣家在三原县,白鹿塬、丰塬等塬上的地,产量就较低,主要种的粟,亩产也就一石左右,且夏收后,以前只能种点豆子,现在则是种土豆、红薯,产量能增加点。”
武怀玉给皇帝献了个好东西。
“曲辕犁?”
“犁是农耕最重要的农具了,如今的唐初犁主要是长曲辕犁,相比起汉代的长直辕犁要先进不少,汉代长直辕犁耕地时回头转弯不够灵活,起土费力,效率低下。
南北朝时的蔚犁、长曲辕犁,和现在的犁,其实都属于长辕犁。
武怀玉找了不少工匠,掏了笔重金悬赏,提出了短曲辕犁的要求,让他们加以研究改进,这些师傅在重金悬赏下,都是拼命研究。
经过几代升级,如今的曲辕犁,是短曲辕犁,操作时犁身可以摆动,富有机动性,便于深耕,且轻巧柔便,利于回旋,就算小块面积的田也方便,甚至只要一牛甚至一骡一人就能深耕,不需要人引犁,也不需要双牛或双马。
怀玉拿出一张短曲辕犁的设计图纸给皇帝看。
“主要是增加了犁评和犁建,推进犁评,可使犁箭向下,犁铧入土则深。若提起犁评,则使犁箭向上,犁铧入土则浅。
可以更好的适应深耕、浅耕的不同要求,便于精耕细作。犁壁不仅能碎土,而且可将翻耕的土推到一侧,减少耕犁前进的阻碍,整个犁更轻便省力。”
这是一个来自江东的老师傅完成的,所以也叫江东犁。
使用这犁,不管是人还是牛都省力许多,效率大增。
李世民虽每年开春时,朝廷举行的春耕典礼上,也会亲自扶犁犁一垄地,但对这些还真不了解。
但他相信武怀玉。
“此物如此了得,当立即推广!”
“臣建议着少府寺建立新的江东犁作坊,赶工大量生产此犁。”
官营工坊生产出售给百姓,若手中暂时无钱购买,百姓可以借青苗钱购买。
也可以授权给商人生产销售,但得交一笔钱,然后把图纸给他们。
武怀玉并不建议朝廷免费,少府监的官营作坊也需要赢利,才能良性发展,朝廷也需要营收和税利。
如果全是免费的,其实才是最贵的。
所以武怀玉也很不客气的向皇帝讨要一笔发明江东犁的赏钱,虽然犁是江东工匠造出来的,但是武怀玉投资并悬赏研发出来的,所有权属于武怀玉。
大唐没专利法,但他还是请赏,这是一个态度,他不缺这点钱,但朝廷赏赐江东犁,能起好作用,工匠们才会有动力去研究发明。
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嘛。
一个江东犁武家今年麦子大增收,一亩地才用五斤种子,却能收三石,粮种比极高,虽说肥料和水应当是占前两大主因,但这犁也功不可没,降低了成本,也提高了些产量。
她本是实力强悍,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。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,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,人人嘲讽! 选秀宴上,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。 ...
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?略知一二。都会一点的意思?嗯,都会亿点的意思。怀揣系统,靠艺术征服世界,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。...
穿越成了光明神,从此开启招收信徒,发展神国,称王称霸,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...
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,风光无限。无他,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,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,也只能忍着。 宁芝笑着二殿下,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?输了,我嫁给你。若是赢了么,不仅是我主天下,连二殿下的人,心,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,如何? 裴珩嗤之以鼻,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?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?他还能输了不成?总要叫她知道厉害!...
啥,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,居然要当奶爸?好吧,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,老子勉强答应了...
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,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,又发现了两块大陆。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,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,它要...